7 月 26 日清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的晨光中,一群外籍旅客刚走出港澳高速客船,便踏上了一条崭新的蓝色指引通道。无需在出入境柜台前排起长队,不用反复查验证件,他们拖着行李箱穿过明亮的中转大厅,短短 20 分钟就完成了所有换乘手续,顺利登上即将启航前往越南的 “招商伊敦” 号邮轮。这历史性的一刻,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港口岸旅客国际中转区在深圳正式启用,蛇口邮轮母港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国际中转功能的海港客运口岸。
对于经常往来国际的旅客而言,中转流程的优化带来的便利感受尤为真切。以往需要办理两次出入境手续、经历 8 个繁琐环节的中转过程,如今在国际中转区的高效运作下,精简为仅需 4 个核心环节。这一变革不仅将最长可达 2.5 小时的中转时间压缩至 30 分钟以内,更通过科学的动线设计减少了 40% 的步行距离,让旅客告别了拖着沉重行李在口岸内奔波的疲惫。首位体验新流程的旅客难掩欣喜:“以前中转要过关两次,现在直接走专用通道,还不用拖着行李辗转,真是省时又省力!”
在蛇口邮轮母港总经理王晓晨看来,国际中转区的启用是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关键一步。“这将吸引更多国际旅客选择经深圳中转,进一步强化蛇口邮轮母港作为亚太枢纽港的地位。” 他同时强调,中转便利化带来的效应将辐射整个邮轮产业链,有望增加国际邮轮的停靠航次和旅客流量,带动消费规模提升,从而巩固深圳在华南乃至全国邮轮市场的核心地位。
事实上,深圳邮轮产业的蓬勃发展早已显露端倪。今年以来,“爱达・地中海” 号、“鼓浪屿” 号、“太平洋世界” 号等多艘国际邮轮相继到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旅客流量。为应对邮轮旅客多元化的通关需求,蛇口海关积极推进 “智慧旅检” 建设,创新开展邮轮旅客行李 “先期机检” 改革,让行李查验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大力支持离境退税业务落地,确保旅客即来即办、物品快验快放,有效激发了旅客的旅游消费潜力。
从清晨客船靠岸到邮轮鸣笛启航,半小时的高效中转不仅串联起两段旅程,更连接起深圳与世界的便捷通道。随着国际中转区的常态化运行,这座海滨城市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全球旅客的到来,书写着邮轮经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