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海关总署与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的合作迎来重要里程碑。3 月 20 日,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与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保障供港农食产品安全、支持香港食品加工业拓展内地市场、便利宠物通关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两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筑牢民生保障线:从 "72 小时" 到 "6 小时" 的跨越
作为香港民生供应链的核心守护者,内地海关始终将保障供港食品质量安全视为首要任务。近年来,通过创新监管模式,两地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供港生乳为例,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与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签署的《关于内地供港生乳安全监管的合作安排》,通过建立联合监测、协同处置机制,将通关时间从 72 小时大幅压缩至 6 小时,实现了 "当天奶" 直供香港。这种 "源头备案 + 过程监管 + 结果互认" 的全链条监管模式,不仅提升了通关效率,更通过采信内地监管结果,为香港市民构筑起食品安全的 "双保险"。
在蔬菜、冻品等鲜活产品领域,海关推出的 "绿色通道" 服务同样成效显著。揭阳海关通过前置风险提示、24 小时预约查验等举措,确保出口蔬菜 "抢鲜上市";深圳海关针对香港冰冻甜点特殊要求,提供全流程合规指导,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这些实践表明,两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度协作,已从单一产品监管向系统性风险防控升级。
二、拓展发展新空间:双向开放激发产业活力
此次会谈释放的另一重要信号,是海关将进一步支持香港食品加工业开拓内地市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工程建设推进,内地与香港在食品标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规则衔接不断深化。2020 年以来,海关总署通过创新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监管模式,实现 "抽样后直接放行",为港澳特色食品进入内地市场打开便利通道。这种 "源头防控 + 快速通关" 的合作经验,有望在香港食品加工业领域复制推广,助力 "香港制造" 品牌在内地市场树立更高信任度。
三、面向未来:构建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格局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此次会谈中,双方就完善合作机制达成多项共识,包括建立定期磋商制度、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探索宠物通关便利化等。这些举措不仅回应了香港市民对便捷生活的期待,更为湾区要素自由流动清除障碍。
展望未来,两地合作可在三个维度持续深化:一是深化监管互认,将供港生乳等领域的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食品品类;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三是拓展合作外延,在跨境数据流动、碳足迹认证等新兴领域开展前瞻性探索。正如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会见谢展寰时所强调,中央政府始终是香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长远发展的坚强后盾。
此次海关总署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务实合作,既是对 "一国两制" 优势的生动诠释,更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随着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湾区食品供应链正在形成,为两地居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将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 "湾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