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1 日,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内一片繁忙,巨型吊机有序起落,车船往来穿梭,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进入 2025 年,深圳港敏锐捕捉全球经贸复苏以及国际航运市场回暖的契机,集装箱吞吐量始终维持在高位运行状态,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据深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85.3 万标箱,同比去年增长 15.5%,货物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升级,成功实现新年 “开门红”。
吞吐量再提升,多港协同模式创新
目前,以深圳蛇口港、盐田港作为枢纽港,珠三角内河港为支线港的 “组合港” 模式已步入成熟稳定的运营阶段。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林浩宇介绍道:“该项目自启动 6 年以来,已累计开通 43 条线路,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9 市的全覆盖,像‘深圳蛇口港 — 汕头广澳港’‘深圳盐田港 — 佛山北滘港’等线路的开通,累计为 5000 多家进出口企业节省成本超过 3 亿元。”
新兴产业加速出海,开辟海上物流新路径
在新兴产业出海方面,深圳港同样成果斐然。蛇口集装箱码头的 “蛇口 — 马尼拉南” 电商专线,为跨境电商货物的快速运输注入新动力;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开通 “大铲湾 — 中山” 等内外贸同船运输航线,进一步拓宽了深圳西部港区货物的进出口路径;盐田综合保税区首票整车出口业务的完成,标志着深圳又一条汽车出海快速通道正式开通。
要素流动再提速,智慧监管保驾护航
为实现不同路线集装箱在深圳各港区间更加高效、顺畅地流转,深圳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和 “智关强国” 行动为依托,兼顾 “快速” 与 “安全” 两大目标,提速调拨物流,强化途中监管。蛇口海关场所监管科副科长高尚表示:“新型安全智能锁投入使用后,每一个正在调拨的集装箱都能被精准定位,并在地图上以闪烁点位实时呈现,其轨迹、状态、在途视频等信息清晰可见。智慧化途中监管极大提升了精准度,货物在运输途中也更加安全可控。”
深圳海关持续完善智慧途中物流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卡口联网自动快速验放、途中智能管控等手段,不断畅通深圳各港区间的物流通道,以 “智” 赋能区域协同联动,助力港口向集群化、一体化方向发展。